查词语
查词语

败家子行为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败家子行为 - 概述

在杭州市萧山区,一条刚刚在2010年7月份改造完成的园区公路,短短十几天之内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彻底改造”,造成了数百万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在陕西省汉中,近日出现一大怪现象:一边砍伐“濒危”树种——树龄已达35年以上的水杉,一边花巨资购买、移栽银杏树,美化汉中城区道路。

刚刚修好半个月,又要来一次“彻底改造”,这条短命的园区公路为什么会被重复建设?萧山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回应说,“杭州市相关部门来鸿达路视察,认为该道路会影响杭州的整体形象”。一句“影响形象”,数百万的公共财政资金就这样打了水漂,正应了网友的那句话“又不是自己的钱,心疼什么”。

水杉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可汉中市的千余棵水杉,却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只留下一排排被砍伐的树桩。吊诡的是,仅仅在两年之前,为了保护南郑大道上的这些水杉,汉中市还曾不惜增加巨资,改变道路拓宽设计方案。两年后,当地政府又以“树龄老化”为由,将1000余棵水杉全部砍伐。两年前保护,两年后嫌“老”,两年能“老”那么快?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评价

汉中地方财政收入仅10余亿元,其中有5个县属国定贫困县。然而,为了“美化汉中”,当地政府却将玉兰、冬青、香樟等绿化树种,统一换成不小于直径18厘米的银杏树。银杏树每棵四千多元,这不是“穷折腾”是什么?当然,不管是富裕城市,还是贫困城市,公共财政资金都是不能随便浪费的。

不管是“砸掉重建”,还是“砍掉再栽”,无疑都是“败家子”行为。这些“形象工程”的出现,只能说明,两地政府相关官员都未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观还是有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在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曾说,当前城市规划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干预过多,二是被开发商暗地操纵。刚刚修好的公路又要重建,仅仅是“有关部门”一句话;珍稀水杉要砍掉,耗费巨资再栽银杏,只是为了“美化汉中”。不知道的是,是个别领导的“拍脑袋”之举,还是遭遇了开发商的暗地操纵。即便都不是,至少也是“决策失误”,也应当被问责。

两地的决策,有没有听取过民众意见?有没有规划,有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相关审计监督部门有没有起作用?由此看来,要避免“形象工程”“拉链工程”,要预防城市规划的失误,要避免权力越位与长官意志,除了对“拍脑袋”浪费公帑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外,还得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使城市规划科学化、程序化。不仅要让专家发挥最大的作用,发挥审计监督部门的把关作用,也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批评权和建议权。否则,“砸掉重建”与“砍掉再栽”这类的“旧闻”恐怕还会一再上演。

基本含义
指挥霍无度、挥霍无度的行为。
详细解释
败家子行为是指一个人挥霍无度,不顾财产的价值,过度消费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指一个人对金钱、财产或资源的无节制使用,导致自己陷入经济困境。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购物、旅游或生活中过度消费,不顾财务状况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对公共资源浪费的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的儿子从小就习惯了挥霍无度,不顾家庭的财务状况。他经常购买奢侈品和享受昂贵的娱乐活动,最终导致他们陷入财务危机。
成语结构
败家子行为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含义。它们一起形成了一个意思完整的成语,表示一个人的挥霍无度行为。
例句
1. 他的败家子行为导致他负债累累。2. 她的败家子行为让她的家人为她担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败家子行为”与一个人不顾财务状况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买了很多昂贵的东西,然后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钱支付账单。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败家子行为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经济管理和理财感兴趣,你可以学习如何避免败家子行为。了解如何制定预算、理性消费和储蓄是非常重要的。你还可以学习关于财务规划和理财的知识,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妹妹总是买很多漂亮的玩具,她的败家子行为让爸爸妈妈很生气。初中生:他的败家子行为让他的朋友们对他的消费习惯感到惊讶。高中生:她的败家子行为让她陷入了经济困境,无法支付学费。大学生:我们应该避免败家子行为,学会理性消费和储蓄。成年人:她的败家子行为让她的家庭陷入了财务危机,不得不削减开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