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越鸟

拼音:yuè niǎo

注音:ㄩㄝˋ ㄋ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南方的鸟。《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 李善 注引《韩诗外传》:“《诗》曰:‘ 代 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后因用为思念故乡或故国之典。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徒怀 越 鸟志,眷恋想南枝。” 唐 韩愈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今日 岭 猿兼 越 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 越 鸟南栖,狐死首丘, 万里 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2).孔雀的别名。 唐 李郢 《孔雀》诗:“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四·孔雀》。

基本含义
比喻有志向的人,能够超越现状并取得成功。
详细解释
越鸟一词源自《楚辞·九辩》:“越人语曰:越之东隅,桑之未落;越人语曰:越之西隅,桑之将落。言志者不立于隅,不欲落于人。”意思是越人说:“越国的东隅,桑树还未落叶;越国的西隅,桑树即将落叶。”意思是志向高远的人不会满足于现状,总是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后来,人们用“越鸟”来形容有志向的人。
使用场景
越鸟一词多用于赞美有远大志向的人,常用于教育、励志等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进步的人。
故事起源
越鸟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楚国。楚国是一个以军事发展为主的国家,而越国是楚国的邻国。据《楚辞·九辩》记载,越人常常用“越之东隅,桑之未落;越之西隅,桑之将落”的话来形容有远大志向的人。这个比喻后来被引申为成语,用来赞美有志向的人。
成语结构
越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是个越鸟,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进步。2.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个越鸟,他总是能够超越自我,取得出色的成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越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小鸟在飞翔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向着更高的目标飞去。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越鸟这个成语,可以学习其他与志向、追求有关的成语,例如“志存高远”、“志在千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只越鸟,飞向更高的天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只越鸟。3. 高中生:我要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一只越鸟,超越自我。4. 大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只越鸟,取得更大的成就。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