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游军

拼音:yóu jūn

注音:ㄧㄡˊ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流动作战的军队。《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又使监军 石苞 、 兖州 刺史 州泰 等简鋭卒为游军,备外寇。”《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如大军厮杀相似,大军在此坐以镇之,游军依旧去别处邀截,须如此作工夫方得。”《明史·薛显传》:“﹝ 显 ﹞与 常遇春 攻 湖州 ,别将游军取 德清 ,攻 昇山 水寨。”
(1).客军,可作策应之用者。《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言於 太祖 曰:‘ 绣 与 刘表 相恃为彊,然 绣 以游军仰食於 表 , 表 不能供也,势必离。’”
(2).指无固定防地,流动出击的军队。《魏书·崔延伯传》:“仕 萧颐 ,为缘 淮 游军,带 濠口 戍主。”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石勒 常佣於临水,为游军所囚。” 唐 李约 《从军行》之三:“游军藏 汉 帜,降骑説蕃情。”

基本含义
指军队在战争中不按照原定计划行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进行机动作战。
详细解释
游军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游”意为“游动、转移”,“军”意为“军队”。游军表示军队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动作战,不按照原定计划行动,以求取胜利。
使用场景
游军常用于形容灵活应变、机动作战的战略策略。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在面对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
故事起源
游军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曹操。相传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军队与敌军作战时,发现原定计划行动不利,于是改变计划,灵活转移军队位置,最终获得了胜利。这个战术灵活转移的行动被形容为“游军”。
成语结构
游军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们必须像游军一样,及时调整策略。2. 在这场竞赛中,只有那些能够游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曹操在战争中灵活转移军队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曹操带领军队在战场上游动,灵活应对敌军的攻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以及他在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打游戏的时候,发现敌人的位置变了,就像游军一样改变了我的战术。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时候,我要像游军一样调整学习方法,灵活应对各种考题。3. 高中生:在课堂上,老师突然提问我,我像游军一样迅速回答了问题,赢得了老师的夸奖。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