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以意逆志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ǐ yì nì zhì ㄧˇ ㄧˋ ㄋㄧˋ ㄓㄧˋ

以意逆志 

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孟子·万章上》:“故説《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长篇最难, 晋 魏 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基本含义
指人的意愿与志向相背离,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
详细解释
成语“以意逆志”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以”、“意”、“逆”、“志”。其中,“以”表示以某种方式或手段;“意”表示意愿、心意;“逆”表示违背、相反;“志”表示志向、目标。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的意愿与志向相背离,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做事情时不顾自己的意愿和志向,而按照别人或外界的要求行事的情况。也可用于批评那些不坚定、没有主见的人。
故事起源
成语“以意逆志”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三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宣公在位时,有一位叫季孙的大臣,他言辞刚毅,行事果断,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有一天,季孙在朝会上提出了一项重大的政策建议,但宣公却不予采纳,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季孙非常不满,他感到自己的意愿和志向被背离了,于是用“以意逆志”来形容这种情况。
成语结构
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本来想要出国深造,但最终因为家庭的压力,以意逆志,选择了留在国内工作。2. 她的父母希望她当医生,但她却以意逆志,选择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成语拆分为四个字进行记忆,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了解更多有关意愿、志向和坚持的成语,如“意气风发”、“志同道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本来想要放学后去公园玩,但因为下雨了,我只好以意逆志,回家写作业了。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做一场科学实验,但我对这个实验没有兴趣,只好以意逆志,完成任务。3. 高中生:我父母希望我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但我对那个专业不感兴趣,我决定以意逆志,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