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成国

拼音:chéng guó

注音:ㄔㄥˊ ㄍ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大国。《左传·襄公十四年》:“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 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杜预 注:“成国,大国。” 孔颖达 疏:“方四百里以上为成国。” 宋 沉遘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在昔为成国,於今亦大州。”

基本含义
指一个国家的建立或形成。
详细解释
成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成”表示形成、建立,而“国”指的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成国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建立或形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独立建立,也可以表示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使用场景
成国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用在历史教材、政治讲座、国际关系讨论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成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秦国的建立。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国家。这个故事讲述了秦国的国君秦始皇如何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各个诸侯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成语结构
成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成”是形容词,表示形成、建立的意思;“国”是名词,表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在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秦国成国了。2. 这个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成国了。
记忆技巧
记忆成国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故事:将成国与秦国的建立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更容易记忆。2. 分解记忆:将成国拆分成“成”和“国”,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再结合起来理解成国的意思。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国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中其他国家的建立故事,如宋国、汉国等。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为祖国成国立业。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成国过程。3. 高中生:历史上的成国故事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要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