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于叟

拼音:yú sǒu

注音:ㄧㄩˊ ㄙ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 于公 。《文选·刘峻<辨命论>》:“ 于叟 种德,不逮 勛 华 之高; 延年 残獷,未甚 东陵 之酷。” 李善 注:“ 于叟 、 于公 也。”参见“ 于公高门 ”。

基本含义
指年老而有学问的人。
详细解释
于叟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于”和“叟”两个字组成。其中,“于”是一个介词,表示“在”、“于是”,而“叟”是一个古代称呼,指的是年老的男子。于叟指的是年老而有学问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长者。
使用场景
于叟多用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以形容那些年纪较大、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人。可以用于赞美、敬重或者调侃某人。
故事起源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于叟问孔子曰:‘夫子圣者乎?’孔子曰:‘圣者不死,是圣者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无故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无欲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无忧乎?’于叟曰:‘否。’孔子曰:‘然则圣者有忧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有欲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有故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有死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圣者非圣者乎?’于叟曰:‘是。’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无故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无忧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无欲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有忧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有故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有死乎?’于叟曰:‘然。’孔子曰:‘然则非圣者非圣者乎?’于叟曰:‘否。’孔子曰:‘然则非圣者非圣者无故乎?’于叟默然。”这个故事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年老的于叟对圣者的理解和孔子对于圣者的观点。
成语结构
于叟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于”是介词,“叟”是名词。
例句
1. 这位老教授真是个于叟,他的学问广博无比。2. 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仍然是个于叟,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于叟”与“有学问的老人”进行联想,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于叟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学问、智慧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学富五车”、“博学多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是个于叟,他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老师是个于叟,他教我们的知识非常丰富。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是个于叟,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