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观目

拼音:guān mù

注音:ㄍㄨㄢ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外观。《孔丛子·记义》:“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

基本含义
用心去观察、审视事物,认真观察并加以思考。
详细解释
观目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们对待事物时的态度和方法。它强调人们要用心去观察、审视事物,不漫不经心,不只看表面,而是要深入了解,加以思考。观目的含义与观察和审视相似,但它更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要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使用场景
观目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用来强调人们要用心观察、思考。它可以用来形容对待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态度和方法。例如,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你可以说“我要用观目的态度去分析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故事起源
观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一书中。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非常重视观察和思考。有一次,孙膑观察到齐国的敌人赵国在军事方面存在着一些弱点,他立即向齐国国君报告并提出了解决办法。齐国国君非常赞赏孙膑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因此赐给他“观目”的称号,以表彰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勉态度。
成语结构
观目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观”和“目”。其中,“观”表示观察、察看,“目”表示眼睛。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词组,表示用心观察、审视事物。
例句
1. 他对待工作总是观目的态度,从不马虎。2. 学习要用观目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只停留在表面。3. 他是个观目的人,对待每个问题都会仔细思考。
记忆技巧
观目这个成语的记忆可以通过将“观”字与观察联系起来,将“目”字与眼睛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用心观察事物时,眼睛紧紧盯着目标,思考着其中的细节和内涵。可以通过画图、编故事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观目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如果你对观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了解更多与观察和思考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用观目的态度去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用观目的眼光去学习历史,不能只记住表面的知识。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要用观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