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盗马

拼音:dào mǎ

注音:ㄉㄠˋ ㄇ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春秋 时, 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 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 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 , 晋 军围 穆公 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 晋 军,虏 晋惠公 。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 秦 鲁 以成其功;絶缨盗马之臣赦, 楚 赵 以济其难。”按, 赵 氏之先与 秦 共祖,故亦称 秦 为 赵 。 唐 陈子昂 《座右铭》:“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罪。 秦穆 饮盗马, 楚 客报絶缨。”《新唐书·陆贽传》:“昔人掩絶缨、饮盗马者,岂忘其爱邪?”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三折:“盗马的死救 秦 亡,射鉤的生辅 齐 强。”

基本含义
指偷盗马匹,也用来形容人偷窃别人的东西。
详细解释
盗马是由“盗”和“马”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盗指偷窃,马指马匹。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偷盗马匹,也可引申为指人偷窃别人的东西。
使用场景
盗马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偷窃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比喻别人偷窃知识、技术或其他财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偷窃行为的谴责或者警示他人不要做出这样的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盗马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关于战国时期的骑兵将领李牧的故事。据说李牧在作战中被敌军击败后,为了重整旗鼓,他派人去盗取敌军的战马。这个故事成为了盗马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成语盗马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盗马心思,经常偷窃他人的财物。2. 这个小偷专门盗马,被警察抓了个正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盗马”与偷窃行为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偷走了一匹马,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关于马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被老师说是盗马行为。2. 初中生:他用偷来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真是个盗马的人。3. 高中生:这个课堂上的小抄是他盗马的成果,太可耻了。4. 大学生:他盗马了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判刑了。希望这个关于“盗马”词语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