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薄耆

拼音:báo qí

注音:ㄅㄠˊ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文选·枚乘<七发>》:“熊蹯之臑,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李善 注:“薄耆,未详。一曰,薄切兽耆之肉而以为炙也。耆,今人谓之耆头。” 张铣 注:“取兽薄耆上着滑肉为炙。”

基本含义
指人的智慧或才能很低下。
详细解释
成语“薄耆”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薄”指浅薄、肤浅,而“耆”指年老。合在一起,表示人的智慧或才能非常低下,缺乏深度和广度。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才智浅薄、见识狭窄,缺乏学识和经验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思维狭隘、见识不广的人。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薄耆的人,他年纪虽然很大,却缺乏智慧和才能。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世界的了解很少。因此,“薄耆”成为了一个形容智慧浅薄的成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思想仍然薄耆,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2. 这个学生虽然学习刻苦,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表现出薄耆的一面。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薄耆”与“肤浅”、“年老”等词语,同时思考一个智慧浅薄的老人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智慧和才能相关的成语,如“博学多才”、“明察秋毫”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思想太薄耆了,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2. 初中生:虽然他读了很多书,但是他的才智却很薄耆。3. 高中生:这个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却显得有些薄耆。4. 大学生:他的见识太薄耆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没有把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