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汾阳王

拼音:fén yáng wáng

注音:ㄈㄣˊ ㄧㄤˊ 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 唐 汾阳郡王 郭子仪 。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始为 涇州 刺史时, 汾阳王 以副元帅居 蒲 。”

基本含义
指自命不凡、自我吹嘘、自负自大的人。
详细解释
汾阳王是指曹操所创造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他在《三国演义》中自称是汾阳王,表现出自负、自大的性格。因此,“汾阳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我吹嘘、自负自大的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自命不凡、自负自大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形容某人自吹自擂、自负过高等情况。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曹操在小说中自称汾阳王,表现出了自负自大的性格。
成语结构
汾阳王是一个以地名“汾阳”和“王”为组成的成语,表示自负自大的人。
例句
1. 他自称是汾阳王,总是吹嘘自己的能力。2. 这个人太汾阳王了,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听。3. 别和他争论,他是个典型的汾阳王,不会听别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将“汾阳王”与自负自大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自负自大相关的成语,如“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自夸自己是汾阳王,但其实并不懂很多东西。2. 初中生:他的成绩很好,但他却总是汾阳王,不愿意帮助别人。3. 高中生:他的自负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真是个汾阳王。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