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腥膻

拼音:xīng shān

注音:ㄒㄧㄥ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腥膻 xīngshān
[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 腥而膻的味道

详细解释

亦作“ 腥羶 ”。亦作“ 腥羴 ”。1.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象。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南朝 梁 沉约 《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穀。”《西游记》第七二回:“那长老闻了一闻,见那腥膻,不敢开口。” 清 唐孙华 《憎蝇》诗:“但知逐腥羶,偏能变黑白。” 郭沫若 《恢复·血的幻影》:“绵绵的春雨,你洗不尽这大地的腥膻。”
(2).指肉食。《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天监 十七年,自居母忧,便长断腥羶,持斋蔬食。” 唐 徐夤 《溪隐》诗:“絶却腥羶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清 方文 《赠于息庵先生》诗之一:“垂老岂能忘战伐,长斋不忍近腥羶。”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饮食为例》:“ 欧 美 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
(3).旧指入侵的外敌。《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 唐 郑处诲 《刘瑑碑》:“ 天寳 末, 犬戎 乘我多难,无力御姦,遂纵腥羶,不远京邑。”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羶,殄灭无遗,庶可以雪国家之耻。” 清 谭嗣同 《治言》:“吾 中国 帝王之土,岂容溷以腥羴!”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三场:“我也是北方人,有家难返,何日里,雪国耻,扫荡腥膻?”

基本含义
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
详细解释
腥膻是由“腥”和“膻”两个词组成的,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腥指动物血液、肉类等带有血腥味的气味,膻指油脂、肉类等带有膻味的气味。腥膻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气味非常刺鼻、难闻,或者形容某种事物令人感到不快、不愉快。
使用场景
腥膻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环境、气味或事物令人不快的情况。比如,当你走进一个没有通风的房间,里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时,你可以用“这个房间太腥膻了”来形容。又比如,当你遇到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你可以说“他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腥膻”。
故事起源
腥膻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一贫士,其家有一狗,狗好食,饭腥膻者,贫士以腥膻食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人因为家里没有食物,只能以腥膻的东西喂养家里的狗。从此,腥膻就成了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快的成语。
成语结构
腥膻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腥”和“膻”组成。
例句
1. 这个厕所的气味太腥膻了,简直受不了。2. 他的行为举止让人感到腥膻,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不快,这就是腥膻的意思。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气味相关的成语,比如“臭名昭著”、“臭味相投”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个垃圾桶里的气味太腥膻了,我都不敢靠近。初中生:他的脚气味太腥膻了,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起踢足球。高中生:这个实验室里的化学品散发出的气味让人感到腥膻,我们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