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止谤

拼音:zhǐ bàng

注音:ㄓㄧˇ ㄅ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止息谤言。 汉 徐干 《中论·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脩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

基本含义
制止诽谤、辩解诬蔑。
详细解释
止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含有制止他人诽谤、辩解诬蔑的意思。它强调了在面对诬蔑、谣言、中伤时,要及时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尊严。止谤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可以通过辩解、澄清事实来恢复自己的声誉。
使用场景
止谤常用于描述在面对诬蔑、中伤时,以正面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它可以用于个人生活、工作场合以及社交媒体等各种场景中。
故事起源
止谤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相传,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郭璞的文学家,他因为在官场上的成功而遭受了许多人的嫉妒和诽谤。然而,郭璞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积极辩解,澄清了那些诬蔑他的谣言。最终,郭璞成功地恢复了自己的声誉,并成为了当时的名人。因此,人们用“止谤”来表达制止诽谤、辩解诬蔑的意思。
成语结构
止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止”代表制止、阻止,“谤”代表诽谤、中伤。
例句
1. 他在面对谣言时,果断采取行动止谤。2. 她用事实辩解,成功止谤了对她的诬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止谤”这个成语与制止他人诽谤、辩解诬蔑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的郭璞的经历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结。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止谤相关的成语,如“辟谣”、“辨谣”等,以加深对止谤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止谤,不随意传播谣言。2. 初中生:我们应该用事实辩解,来止谤他人对我们的诬蔑。3. 高中生:面对网络中的谣言,我们应该及时辟谣,制止诽谤的传播。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学会止谤,保护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