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八佾

拼音:bā yì

注音:ㄅㄚ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八溢 ”。亦作“ 八羽 ”。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论语·八佾》:“ 孔子 谓 季 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 颜师古 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基本含义
八佾是指古代祭祀时用来承载神像的八种礼器。
详细解释
八佾是古代祭祀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承载神像的八种礼器。八佾包括八种不同的器物,分别是:佾、车、旌、幡、柚、幄、幢、盖。八佾代表着古代祭祀的庄严与神圣,也象征着尊重和崇拜。
使用场景
八佾常用于形容庄重、隆重的场合,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庄重、严肃。
故事起源
八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古代的祭祀仪式非常庄重,八佾作为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崇拜之情。八佾的使用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象征,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圣的追求和尊重。
成语结构
八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在隆重的仪式上,八佾排列整齐,庄严肃穆。2. 他的举止庄重严肃,就像一副八佾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八种礼器的名称记忆起来,来帮助记忆八佾这个成语。例如,可以用“佾车旌幡柚幄幢盖”这样的顺口溜来记忆八佾的八种器物。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祭祀仪式和礼仪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八佾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祖国的庆典上,八佾排列整齐,非常漂亮。2. 初中生:他的举止庄重严肃,就像一副八佾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在重要的场合上,八佾的出现让整个仪式显得庄严肃穆。4. 大学生:八佾是中国古代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神圣的追求和敬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