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割鸡

拼音:gē jī

注音:ㄍㄜ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杀鸡。《礼记·杂记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鸡,门,当门。”
(2).常以比喻处理小事。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贤 本西方斗筲之子,虽有割鸡之効,然齿以老矣。”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湛卢可以断犀,而以之割鸡。”
(3). 子游 为 武城 宰,提倡礼乐, 孔子 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 唐 吴筠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诗:“从此罢飞鳧,投簪辞割鸡。”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鳧留。”参见“ 割鸡焉用牛刀 ”。

基本含义
指以大杀小,不分轻重,毫无区别地对待。
详细解释
割鸡这个成语中的“割”指的是割喉,而“鸡”则代表着小动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以大杀小,不分轻重,毫无区别地对待。形象地比喻对待问题或者人物没有分辨能力,缺乏判断力。
使用场景
割鸡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对待问题或者人物没有分辨能力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对待问题或者人物一视同仁的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割鸡这个成语的起源,有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大鸡和一只小鸡。有一天,农夫决定宰杀鸡来做饭。然而,他却没有分辨出大鸡和小鸡,结果将小鸡也杀死了。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对待问题或者人物没有分辨能力的情况。
成语结构
割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这个老师对待学生割鸡,不分好坏,没有公正判断。2. 他在工作中总是割鸡,不分重要性,没有明智的决策。
记忆技巧
可以将“割鸡”这个成语形象地想象为一个人拿着刀在割喉的画面,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对待玩具割鸡,不分新旧,都损坏了。2. 小学生:老师对待同学割鸡,不分好坏,没有公正评价。3. 初中生:政府对待环境污染割鸡,不分严重性,没有采取有效措施。4. 高中生:公司对待员工割鸡,不分能力,没有公平的晋升机制。5. 大学生:社会对待不同群体割鸡,不分需求,没有提供平等的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