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就

拼音:yī jiù

注音:ㄧ ㄐ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一匝。指一套色彩。古代贵族作为服饰的色彩因等级不同而异,有五彩为一就,三彩为一就或二彩为一就不等。《周礼·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以頫聘。” 孙诒让 正义引 金榜 云:“天子之繅五采备为一就,公侯伯三采备为一就,子男二采备为一就。”《礼记·礼器》:“有以少为贵者,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
(2).一并;顺便。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七出:“小人在家管看,一就打听舍人消息。”《元典章·台纲二·按治》:“其餘罪囚,巡按时分一就审呵。”《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谢 张公 ,一就带你母子去游翫閒走则个。”
(3).犹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4).犹一味。《全元散曲·玉娇枝过四块玉》:“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争似三分醉。”
(5).即刻。《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这 洞宾 一就下山,按落云头,来到阎浮世上,寻取有缘得道士。”

基本含义
指一旦达到某种条件或者发生某种情况,就会立即采取行动或者做出决策。
详细解释
一就是一种表示条件和行动关系的成语。它强调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会迅速做出反应或者采取行动,不会犹豫或者拖延。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果断、敏锐的态度和行动力。
使用场景
一就常常用于描述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会立即做出决策或者采取行动的情况。例如,一个领导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就可以使用一就来形容他果断的行动。
故事起源
一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这本古代史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子产的智慧人物,在遇到危机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他曾经在战争中,一就战车就冲进敌军阵地,打破了僵局,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一就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一就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一表示“一旦”,就表示“就会”。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使用。
例句
1. 他一就听说有人需要帮助,就立刻前去提供帮助。2. 领导在面对危机时,一就采取果断行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记忆技巧
将一就的发音“yī jiù”与“一就行动”相联想,表示一旦某种情况发生,就会立即采取行动。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动不动、一见钟情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一就听到放学铃声,我们就迅速收拾书包回家。2. 初中生:一就看到考试题目,我就开始紧张地答题。3. 高中生:一就听说有志愿者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了。4. 大学生:一就得知实习机会,我就毫不犹豫地申请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