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中证

拼音:zhōng zhèng

注音:ㄓㄨㄙ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赵孝 自是 台州 人,分明是你们要寻个中证,急切里再没有第二个 徽州 人肯做,故此买他出来的。”《西游补》第八回:“若是没有公道硬中证的还好,一时间有个中证直头跪上前来,又説原告不是,被告可怜,叫我怎么样?” 沙汀 《困兽记》二七:“ 李守谦 的周围绕着一大群乡下人,此外,就是陪他前来踩界的中证卖主。”

基本含义
指能够证明或证实某种事实或观点的重要证据或依据。
详细解释
中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中”表示中心、核心,第二个字“证”表示证明、证据。中证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证实或证明某种事实或观点的重要证据或依据。它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表达了通过具体证据来支持和证明某种论点的意思。
使用场景
中证常用于讨论、辩论、法律、科学等领域,用来指代能够证明某种观点或事实的重要证据。它可以用于正式场合、学术论文、辩论比赛等场景中,强调使用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关于中证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通过成语的字义来推测其起源。由于中证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可以推测中证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法律制度、司法审判等相关。在古代,法律的实施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作为支持,因此中证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
成语结构
中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提供了一份中证,证明自己是无辜的。2. 这份报告是我们论证的中证,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记忆中证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将中证与证据关联起来,想象自己拿着一个重要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2. 反义词:将中证与无证相对比,想象自己拿着一个无效的证据,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证据、论证相关的成语,比如“铁证如山”、“引经据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们一些中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2. 初中生:写作文时,要用中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文章更有说服力。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的中证,来反驳对方的观点。4. 大学生:写学术论文时,要注重引用可靠的中证,增强论文的可信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