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阳夷

拼音:yáng yí

注音:ㄧㄤ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后汉书·东夷传》:“ 夷 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故 孔子 欲居九 夷 也。” 李贤 注:“《竹书纪年》曰:‘ 后泄 二十一年,命 畎夷 , 白夷 , 赤夷 , 风夷 , 阳夷 。 后相 即位二年,征 黄夷 。七年, 于夷 来宾,后 少康 即位, 方夷 来宾’也。”

基本含义
指战国时期东方夷族的一支,后泛指东方的夷族。
详细解释
阳夷一词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农》中。阳夷指的是战国时期东方夷族的一支,也泛指东方的夷族。在古代中国,夷族是指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的民族,被认为是野蛮、未开化的人群。因此,阳夷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外地或者东方的人民。
使用场景
阳夷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外地或者东方的人民。可以用来形容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者远离中心地带的地区。在现代生活中,阳夷也可以用来形容不同国家的人民或者不同地区的人民。
故事起源
阳夷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农》中。在古代中国,夷族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因此被认为是野蛮、未开化的人群。阳夷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东方夷族的一支被称为阳夷。后来,阳夷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泛指东方的夷族。
成语结构
阳夷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阳”是形容词,表示东方或者外地的意思;“夷”是名词,表示夷族或者野蛮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简直是阳夷一般。2. 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与我们中原地区大不相同,真是阳夷风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阳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东方或者外地的环境,与当地的人民进行交流,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阳夷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中与夷族相关的内容,了解夷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2. 学习其他与地域或文化相关的成语,例如“东方不亮西方亮”、“南辕北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一个阳夷地方,那里的建筑和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2. 初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很阳夷,完全不符合我们的习惯。3. 高中生:文化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阳夷文化。4. 大学生:阳夷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现代使用中更多是指不同地区的人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