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鱼精蛋白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鱼精蛋白(拉丁名Protamine)  是一种碱性蛋白,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

 

详细解释


 

 

鱼精蛋白发现于1870年,到1940~1960年间,正式用作抗菌剂的研究才盛行起来。

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oC条件下加热1.sh仍具有活性,同时抑菌范围和食品防腐范围均较广,它对枯草杆菌、芽泡杆菌、干酪乳杆菌、胚芽乳杆菌、乳酸菌、霉菌、芽抱耐热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鱼精蛋白”是从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且无其他药品可替代。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由于利润低以及鱼精蛋白本身的不可替代性,2011年,中国全国医院出现鱼精蛋白紧缺的现象。

 

精蛋白紧缺是由于生产减少,利润低是主要原因,从技术方面来讲,鱼精蛋白只能从鱼的精子中提取,不能化学合成,所以限制了产量。

 

自2011年7月底开始,南京、武汉、南通等地鱼精蛋白纷纷告急,很多心脏病手术被迫停止。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主要医院,暂时还可供应现有的心外科手术用量。

基本含义
形容食物鲜美可口。
详细解释
鱼精蛋白是由“鱼精”和“蛋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鱼精”指的是鱼肉中的精华部分,而“蛋白”则是指蛋中的营养成分。这个成语形容食物鲜美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美味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形容烹饪技艺高超的厨师。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宫廷食谱。相传,在古代的宫廷中,有一位厨师非常擅长烹饪,他制作的菜肴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被皇帝赞誉为“鱼精蛋白”。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美味的食物和烹饪技艺高超的厨师。
成语结构
鱼精蛋白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1. 这家餐厅的菜肴真是鱼精蛋白,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2. 厨师的手艺真是了得,他做的菜都是鱼精蛋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下鱼肉和蛋白质的结合,想象一下美味的鱼肉和营养丰富的蛋白质的组合,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鱼肉和蛋白质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正确搭配食用,以提高饮食的健康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妈妈做的鱼精蛋白饺子非常好吃。中学生:这家餐厅的菜肴真是鱼精蛋白,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大学生:这位厨师的手艺真是了得,他做的菜都是鱼精蛋白。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