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桴鼓

拼音:fú gǔ

注音:ㄈㄨ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於影响;一国之鑪锤,捷於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参见“ 桴鼓相应 ”。
(2).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羣丑抱头窜。”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 崔日用 《饯唐永昌》诗:“ 洛阳 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餘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乐鼓的一种。《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 唐 燕乐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基本含义
指人们合力鸣鼓,表示众志成城,共同努力的意思。
详细解释
桴鼓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桴”是一种用于击打乐器的木制敲击器,而“鼓”则是一种打击乐器。桴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场景。成语桴鼓常用来形容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
使用场景
桴鼓常用于形容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场景。可以用于鼓励团队合作、激发士气,也可以用于表达对集体努力的赞美和敬意。
故事起源
成语桴鼓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500年,齐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当时,齐国的各个部落为了对抗外敌,纷纷组成联军。在一次战斗中,齐国的联军面对强大的敌军,士气低落,无法齐心协力。于是,齐国的君主哀公号召众人合力击鼓,以振奋士气。众人听从君主的号令,纷纷拿起木制敲击器桴鼓,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桴鼓成为了形容团结一致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桴鼓一样,众志成城,共同努力。2. 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像桴鼓一样,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记忆技巧
可以将“桴鼓”形象地想象成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敲击木制敲击器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团结合作、众志成城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像桴鼓一样,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班级的集体活动。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的困难时,我们应该像桴鼓一样,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绩。3. 高中生: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大家要像桴鼓一样,合作默契,共同完成任务。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像桴鼓一样,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目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