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迟明

拼音:chí míng

注音:ㄔㄧˊ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黎明,天快亮的时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迟明,行二百餘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餘级。”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戴月早辞 三秀馆 ,迟明初识 九华峰 。”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穆宗 禁中杏叶牡丹开,夜有黄白蛺蝶万数飞集花间……上令张网空中,得数百,迟明视之,皆金玉也。” 林纾 《记超山梅花》:“是晚仍归 栖溪 ,迟明,復以小舟绕出山南。”

基本含义
晚上才明白。
详细解释
迟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明白得晚。它通常用于指人的智慧或反应迟钝,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事的理解较晚,没有及时抓住关键点。
使用场景
迟明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形容某人在学习上反应迟钝,或者形容某人在处理事情上反应迟缓。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要及时抓住机会,不要错过重要的事情。
故事起源
迟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一诗中:“蒹葭倚玉树,迟明其羽。”其中的“迟明”指的是蒹葭的花朵在晚上才绽放。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形容人的智慧或反应迟钝。
成语结构
迟明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形容词。其中,“迟”表示晚,延迟,而“明”表示明亮,明白。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真是迟明,都快过了截止日期了才意识到。2. 这个学生虽然迟明,但是一旦明白了就会努力去补上。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迟明与“迟到”和“明白”两个词语进行联想。迟明形容某人晚才明白,就好像他迟到了一样,错过了及时理解的机会。
延伸学习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阅读《成语故事汇编》,了解更多成语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上课总是迟明,老师都要等他很久。2.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上迟明了一个关键步骤,导致答案错误。3. 初中生:他迟明了老师的意图,错过了参加比赛的机会。4. 高中生:虽然他迟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还是努力补上了落下的知识。5. 大学生:我迟明了这个专业的优势,所以后悔没有早些选择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迟明”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