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含光

拼音:hán guāng

注音:ㄏㄢˊ ㄍㄨ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蕴含光彩。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后以形容女子光彩动人。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光明正大。
详细解释
含光是由“含”和“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含”意为蕴含、包容,“光”意为光明、正直。含光一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为人正直,光明正大,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使用场景
含光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光明正大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努力做到高尚的品行。
故事起源
含光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光明正大。后来,他的品行被人称为“含光”,成为后来用来形容高尚品德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含光的原则,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一位真正含光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含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身上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光明正大的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应该做一个含光的人,不说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含光的人,不做违法的事情,不欺负弱小的人。3. 高中生:只有成为一个含光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