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舆人

拼音:yú rén

注音:ㄧㄩˊ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韩非子·备内》:“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古代操贱役的吏卒。《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
(3).众人。《国语·晋语三》:“ 惠公 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 韦昭 注:“舆,众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採舆人之片言,纳匹夫之小善。”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
(4).轿夫。

基本含义
指公众的舆论或言论。
详细解释
舆人是由“舆”和“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舆”指舆论,即公众的言论;“人”指人们。舆人一词表示公众的舆论或言论。
使用场景
舆人常用于描述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影响。可以用来描述公众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评论和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舆人的力量更加显著,可以指涉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和评论。
故事起源
舆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中:“舆人之善者,不可使复加也。”这句话意思是好的舆论不需要再加以修饰。后来,舆人一词逐渐成为描述公众言论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新闻引起了广泛的舆人关注。2. 社交媒体上的舆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舆”字的发音和“言舆”的谐音,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社交媒体上的舆论讨论,加深对舆人这一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舆人相关的成语,如“群起而攻之”、“口舌之快”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舆论和言论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公共秩序,不要做违背舆人的事情。2. 初中生:网络上的舆人对明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形象。3. 高中生:政府应该重视公众的舆人,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要理性对待舆人,不要轻易相信谣言。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