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轸琴

拼音:zhěn qín

注音:ㄓㄣˇ ㄑ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拨弄瑶琴。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是以軫琴情动,戛瑟涕落。”

基本含义
指对某人的琴音产生共鸣,表示对其才华的赞赏和欣赏。
详细解释
成语“轸琴”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鲁简公轸琴于孔子,孔子不拜。”其中,“轸琴”指的是孔子所弹奏的琴,代表孔子的音乐才华。成语“轸琴”则用来形容对别人才华的赞赏和欣赏。
使用场景
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艺、技能或智慧,表示对其的敬佩和欣赏。
故事起源
成语“轸琴”的故事起源于孔子弹琴的传说。相传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还精通音乐。据《左传》记载,当时鲁国的简公请孔子弹琴,以表达对孔子的敬佩之情。然而,孔子虽然擅长琴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因此没有接受简公的敬拜。
成语结构
轸,动词,意为“共鸣”。琴,名词,指代乐器琴。
例句
1. 我对他的才华深感轸琴。2. 他的演讲让我心生轸琴之感。3. 那位年轻的画家的作品令人轸琴。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语中的“琴”字,想象孔子在弹奏一把美妙的琴,表达对他才华的赞赏和敬佩。
延伸学习
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弹奏的钢琴音乐让我心生轸琴之感。2. 初中生:我对那位画家的绘画才华深感轸琴。3. 高中生:他的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让我心生轸琴之感。4. 大学生:我对那位作家的文字才华深感轸琴。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