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感忽

拼音:gǎn hū

注音:ㄍㄢˇ ㄏㄨ

繁体:

基本解释

恍忽,不可捉摸。《荀子·解蔽》:“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 杨倞 注:“感忽,犹慌惚也。”《淮南子·缪称训》:“説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容貌之所不至者,感忽至焉。”一本作“ 感或 ”。

基本含义
感觉迟钝,反应迟缓。
详细解释
指感觉迟钝,反应迟缓,不敏锐。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迟钝,思维迟缓。
故事起源
《汉书·韩安国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由来。据说,汉朝时期,韩安国是一位聪明才智的大臣,但他有一次参加朝会时,对皇帝的提问没有及时回答,因此被皇帝责备。后来,韩安国在朋友面前感叹自己的反应迟钝,说自己“感觉迟钝,反应迟缓”,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动词+形容词
例句
1. 他对问题的回答总是感忽迟钝,需要别人多次解释才能理解。2. 这个学生学习上感忽,需要老师耐心教导。
记忆技巧
1. 将“感忽”拆分为“感”和“忽”,“感”表示感觉,忽表示迟钝。将两个字拆开理解,有助于记忆。2. 可以将成语与自己经历过的迟钝反应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提高记忆效果。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与反应迟缓相关的成语,如“反应迟钝”、“反应迟缓如醉汉”等。2. 学习有关思维敏捷和反应迅速的成语,如“机灵”、“反应如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时候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感忽,需要老师给我一点时间。2. 初中生:他的思维有些感忽,需要多做一些思考来提高反应速度。3. 高中生: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感忽,应该迅速作出反应来解决问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