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灌注

拼音:guàn zhù

注音:ㄍㄨㄢˋ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灌注 guànzhù
(1) [pour into]∶浇灌;流入
把铁水灌注到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铸件
(2) [clysis]∶把大量液体引入体内(通常用胃肠外注射)以替代丢失的液体(如出血、痢疾或烧伤),以供给营养或维持血压

近义词

贯注、灌输

英文翻译

1.pour into; priming; flood

详细解释

(1).流泻;浇灌。 汉 班固 《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公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
(2).引申指思想、知识等的输入。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他是把仁道的新精神灌注在旧形式里面去了。”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八:“勉强灌注的知识并不真切,须要自身体验得来的才真切。”
(3).指思想、精神等集中。 郭沫若 《屈原》附录《<屈原>与<釐雅王>》:“尤其在写完一幕以后,我的意识或下意识,即灌注在这最末一景。” 张天翼 《包氏父子》二:“打了个呵欠,那位先生又全神灌注在那张纸上。”

基本含义
充满,注入
详细解释
灌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物被充分注入或灌输,使其充满或充盈的状态。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延伸到思想、情感、能量等方面。
使用场景
灌注常用于描述某种能量、情感或思想被注入或灌输到某物或某人的过程中,使其充满或充盈。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积极的、充满活力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消极的、充满负面情绪的状态。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中。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王戎的士人,他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推荐到宫廷任官。在他的官职上,他努力为国家尽职,致力于改革和发展。他的工作态度和才华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同事和下属,使他们也充满了工作热情和动力。因此,人们开始使用“灌注”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能力和影响力。
成语结构
灌注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灌”和“注”。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倾倒液体”和“注入”,结合在一起,表示某种能量、情感或思想被注入或灌输到某物或某人中。
例句
1. 他的热情和动力灌注了整个团队。2. 这部电影灌注了很多真实的情感。3. 他的话语灌注了智慧和启发。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容器被倾倒液体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你可以想象液体被注入到容器中,使其充满或充盈。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将“灌注”与液体注入和充盈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有关“灌注”的知识,你可以研究一些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灌输”、“注入”、“充盈”等。你还可以阅读一些与情感、能量或思想注入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知识灌注进我的大脑里。2. 初中生:音乐会上,演奏家们的激情演奏灌注了观众们的心灵。3. 高中生:这本书通过作者的文字灌注了许多人生智慧。4. 大学生:这个实验的结果将为我们的研究领域灌注新的能量。5. 成年人:他的激情和动力灌注了整个团队,使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