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制阃

拼音:zhì kǔn

注音:ㄓㄧˋ ㄎ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统领一方军事。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制閫 成都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 正德 则有 太原 之 王晋溪 ,行边制閫,俱著劳绩。”
(2).指统兵在外的将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庆元年》:“我不参制閫,则曲在我。”

基本含义
指掌握权力,控制大权。
详细解释
制阃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制”和“阃”两个字组成。制指控制、支配,阃指守门的官员。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掌握权力,控制大权。
使用场景
制阃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控制力,比如政治领域的权威人物、企业中的高管等。
故事起源
制阃一词源自《尚书·洪范》:“制阃在位,厥职咸息。”意为掌握权力的人在位时,其他人的职责都会暂停。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制阃的含义。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制”和名词“阃”组成。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制阃,决定了所有重要的事务。2. 这位总统是一个制阃者,他能够左右整个国家的政策。
记忆技巧
1. 制阃可以理解为掌握大权,类似于掌控大门。2. 可以将制阃的发音与“只约”进行联想,表示只有约定的人才能掌握大权。
延伸学习
1.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掌权”、“权威”等。2. 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政治知识,了解权力的运作和掌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制阃,她决定我们的作业和活动安排。2. 初中生:校长是学校的制阃,他决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安排。3. 高中生:总统是国家的制阃,他决定了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