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放气防盗 -简介
成都武侯区机投派出所创新辖区内车辆防盗管理新招,每晚组织治保会巡逻队队员对辖区内车胎未上锁也无人看管的车辆进行放气作业,以减少盗车事件发生,每晚上被放气车辆达到上百辆,派出所认为放气效果明显车辆没再被盗。
案例
张爽停车的地方属于机投镇潮音社区,这里有一条10多米宽的道路,两侧多是4层左右的居民楼。附近居民习惯将车停在自家楼下。到晚上10点,附近几条街的街沿都停满了车。
2011年3月29日上午7点,张爽准备开车去上班,到了车前才发现左前轮瘪了。随后,张爽在车尾找到了1张纸条。他说,3天来车胎每次被放气后,车身上都会出现这样的纸条。上面有一段“温馨提示”:“为了您的车辆安全,请到有人看守的地方停放。谢谢合作。” 纸条的下方,还留有两个“免费加气”的手机号码,并标明加气时间在每日上午7点30分以后。
按照纸条上公布的两个号码,张爽一一拨过去。上午8点40分,两名身着综合执法队制服的男子骑着电瓶车赶来,一下车就拖着一个加气工具,来到张爽的车旁。“气是派出所(派人)放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偷车。”加气的男子称,这几天晚上放气的,是机投派出所治保巡逻队队员。
张爽和周围几人对此有点难以置信。他们马上到潮音社区警务室询问。一名值班人员说自己是新来的,对此并不知情。他们又拨打机投派出所值班电话,接电话的人称不知道有放气一事。 张爽等人转身问加气男子,对方坚称是派出所(派人)放的气。
效果:情况已经变好 放气行动继续
张爽3月30日一早他就去买了一个车胎锁,免得车辆老是被放气很麻烦。从那天到现在,他的面包车未被放过气。
同张爽一样,不少车主也纷纷购买车锁。此外,一些车主主动将车停到了占道停车场。现在派出所的工作是逐步引导车主将车停进停车场,并进行宣传,争取得到车主们的理解。 但“放气”并没有结束。这项行动是长期的,目的是争取让大部分车辆都停到有人看守的地方。
派出所说法
按潮音社区警务室一名巡逻队员的说法,他们放气的目的是防止车辆被盗,并督促车主将车停在有人看守的停车场。因为无人照看的地方,车辆极易被盗。“放气”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机投镇上一年有几十辆车被盗,而窃贼作案的对象多是无人看管的车辆。对于这样一个车辆被盗居武侯区之首的派出所辖区,他们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
很多车辆因为本身防盗设施不完善,极易成为盗贼的目标。”虽然2011年以来,所上已连续破获了两个盗车团伙,抓获了4人,追回了6辆被盗车,但在机投镇上,乱停乱放、存在被盗风险的车辆有上千辆,警方的压力很大。
专家说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说,派出所“放气”的行为本身,是对车主利益的侵犯,而不能以其动机和效果来判定这个行为的好坏。
“公权力是有边界的,派出所不能因为‘放气’的效果好就越界。”张小元说,如果法律没有明文禁止,那么车主将车停在何处是他的个人意愿,其他人无法干涉。与之相反,如果法律没有明文授权,那么派出所就不能仅凭其良好的主观愿望去“放气”,那样实际上是对车主的侵权。
评论
“放气防盗”是个懒主意,因为这不仅涉嫌侵犯车主的合法权利,而且长期来说,效果也值得质疑——万一碰上带气筒的小偷咋办?当然,派出所有派出所的难处,盗车的多了,自己也不厌其烦;而车主也很困扰,轮胎气没了,就算充气的治安员随叫随到,骑个电瓶车也得等上半天,一旦有个急事,出行也很不便。
要理论起来,这派出所肯定是要理亏的。比如专家说,“公权力是有边界的,派出所不能因为放气的效果好就越界”:如果法律没有明文禁止,那么车主将车停在何处是他的个人意愿,其他人无法干涉;相反,如果法律没有明文授权,那么派出所就不能仅凭其良好的主观愿望去放气。遗憾的是,网友留言里,不少人竟然选择了“理解”。
那么,“放气防盗”何以被理解?有人说,“这还是个有作为的部门,我们这里被偷了去报案,那脸色都够你受了,谁还操这闲心”?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生活逻辑里,纯粹的法学抵不过现实的规矩。“放气防盗”虽然情理上可以理解,法理上多有悖逆——而我们对这种懒主意的“同情”,背后折射的是底线的失守、秩序的无奈。在没有次优选择的时候,次坏选择就是现实的生存逻辑。如果汽车防盗是公权的常态责任、如果被盗的车都能享受到法理上的“待遇”、如果车主在财产安全上有一贯的尊严,对于“放气防盗”这样的主意,又怎么会如此泰然?
更值得警惕的不是“放气防盗”创意本身,而是这种措施何以被若干民众“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放气防盗”引发的民意之辩是个意味深长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