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逋秽

拼音:bū huì

注音:ㄅㄨ ㄏ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贬称流寇。 三国 魏 司马懿 《宴饮》诗:“将扫逋秽,还过故乡。”《隋书·炀帝纪下》:“於是亲总六师,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协从天意,殄兹逋秽,克嗣先謨。”《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朕将亲御六师,扫荡逋秽,今先讨 荆蛮 ,疆理南服。”

基本含义
逋逃逃亡,秽恶不洁。
详细解释
逋秽是指逃亡逃跑,也指行为不正,品行恶劣,不洁不纯。
使用场景
逋秽一词多用于贬义,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端,品行不好,或者形容事物不洁不纯,不值得称道。
故事起源
逋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文公十四年》。当时,鲁国的文公命令官员去逮捕一个叫做逋秽的罪犯。逋秽得知消息后逃亡逃跑,最终被抓获。从此以后,逋秽就成为了一个形容行为不端、品行恶劣的成语。
成语结构
逋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逋”是动词,意为逃亡逃跑,“秽”是形容词,意为不洁不纯。
例句
1. 他的行为逋秽,不值得信任。2. 这个地方逋秽不堪,我们不应该再去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逋秽的发音与“不会”进行联想,因为逋秽的行为通常是不合规范的,不被接受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不要做逋秽的事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逋逃、秽语等,加深对逋秽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老师说他的行为逋秽。2. 初中生:他经常逃课,行为真是逋秽不堪。3. 高中生:他的作弊行为真是逋秽至极。4. 大学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抓,真是逋秽不道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