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粽粑

拼音:zòng bā

注音:ㄗㄨㄙˋ ㄅㄚ

繁体:

基本解释

◎ 粽粑 zòngbā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方〉∶粽子

基本含义
指人情世故,善于应对,圆滑机智。
详细解释
粽粑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食物,由糯米和馅料包裹而成,形状圆满,寓意团圆。成语“粽粑”借指人情世故,善于应对,圆滑机智的能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机智灵活、善于处事的能力。适用于描述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圆滑处事的人。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有关。陆游因为他的诗文才华出众而备受推崇,但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志。有一次,他被派去担任官职,但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位。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心情:“粽粑不入新笼饭,怨腹不食旧时肠。”意思是说,他不愿意接受这个新的职位,因为他对以前的职位还心怀不满。后来,人们用“粽粑”来形容他机智圆滑的能力。
成语结构
粽粑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没有明确的主语和宾语。
例句
1. 他真是个粽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应对自如。2. 她的粽粑本领让她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游刃有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粽子和包子的形状相似来记忆这个成语。粽子和包子都是由外面的皮包裹着内部的馅料,而粽粑成语也是形容一个人圆滑机智,善于应对。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传统食物的成语,如“饭团”、“馍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粽粑,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初中生:她的粽粑本领让她在班级里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3. 高中生:他的粽粑能力使他在学校的社交圈中游刃有余。4. 大学生:在职场上,粽粑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