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诏格

拼音:zhào gé

注音:ㄓㄠˋ ㄍ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诏令的格式。《宋史·王旦传》:“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詔格。 準 在密院,以事上闻。 旦 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踰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詔格。堂吏欣然呈 旦 , 旦 令送还密院。 準 大惭。”

基本含义
指明确而严厉地下达命令或规定。
详细解释
诏格是由“诏”和“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诏”指皇帝下达的命令或公告,“格”指规定或制定。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命令或规定的严肃性和明确性。
使用场景
诏格常用于形容命令或规定的严厉性和明确性。可以用于形容领导下达命令,法律规定的制定,或者对某个行为的明确禁止等场景。
故事起源
诏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篡位称帝后,他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法令和政策,以加强自己的统治。这些法令和政策被称为“诏格”。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成语来形容严厉而明确的命令或规定。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领导给出了一道诏格,要求我们务必按时完成任务。2. 这个法律的诏格明确规定了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记忆技巧
将“诏格”与严厉、明确的命令或规定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皇帝严肃地下达命令的场景,或者想象一个规定清晰的文件被格子划分开来的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命令或规定有关的成语,如“钦定”、“明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诏格,要求我们每天读书半小时。2. 初中生:校长在晨会上发表了一道诏格,要求我们班级要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政府颁布了一道诏格,要求全国各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