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钓诗钩

拼音:diào shī gōu

注音:ㄉㄧㄠˋ ㄕㄧ ㄍㄡ

繁体:

基本解释

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亦作“ 钓诗鉤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厥名为‘酒’,其名最多……或以为‘钓诗鉤’,又以为‘扫愁帚’。”

基本含义
比喻用巧妙的手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详细解释
钓诗钩一词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钓罢湖边春草里,疑是银鱼跃不得。却看众人钓鱼钩,那得秋江一钓月。”意思是杜牧在夏天的秋夜,离开湖边,看到草地上有人在钓鱼,但是他只能看到别人的钓鱼钩,却无法看到秋天的江水和月亮。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比喻用巧妙的手法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无法自拔。
使用场景
钓诗钩常用于形容巧妙地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文学创作、演讲或者销售等领域中,可以用来形容用巧妙的手法吸引读者、听众或者顾客的兴趣。
故事起源
钓诗钩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湖边看到别人在钓鱼,但是无法看到秋天的江水和月亮,从而引申出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钓”和“诗钩”。其中,“钓”是动词,表示用钓鱼的方式;“诗钩”是名词短语,指的是钓鱼的钩子。
例句
1. 他巧妙地运用了钓诗钩的手法,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2.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钓诗钩的手法,让读者无法自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钓”字和“诗钩”连在一起,形象地想象自己用钓鱼的方式,钓起了一本书,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2. 将这个成语与杜牧的诗句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湖边,看到别人在钓鱼,但是只能看到钓鱼钩,无法看到秋天的江水和月亮。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钓诗钩”相关的成语,如“钓鱼执法”、“钓鱼岛”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了很多钓诗钩的手法,吸引了同学们对他的作文产生兴趣。2. 初中生:老师在演讲中巧妙地运用了钓诗钩的手法,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3. 高中生:这篇文章用了很多钓诗钩的手法,让读者无法自拔,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