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樊蛮

拼音:fán mán

注音:ㄈㄢˊ ㄇ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白居易 的家妓 樊素 、 小蛮 的并称。 唐 白居易 《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四海故交唯 许 汝 ,十年贫健是 樊 蛮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行为粗野、无礼。
详细解释
樊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樊”指的是野蛮、粗鲁的意思,“蛮”表示不文明、野蛮的行为。因此,樊蛮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野、无礼、不文明。
使用场景
樊蛮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得体、粗鲁无礼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雅、缺乏教养的人。
故事起源
樊蛮一词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被他的兄弟排挤,被迫流亡他国。在流亡期间,他遇到了一个叫樊於期的人,对他十分友善。后来,重耳回国成为晋国君主,他想要重用樊於期,但樊於期却变得粗鲁无礼,对重耳的忠告和规劝毫不尊重。重耳感到非常失望,于是用“樊蛮”来形容樊於期的行为。
成语结构
樊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鲁无礼,真是樊蛮之辈。2. 这个人说话没有分寸,完全是樊蛮行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樊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行为非常粗野无礼,像是一个野蛮人一样,这样就能够记住樊蛮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礼仪和行为有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樊蛮这个成语的理解,例如“举止失措”、“言行不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太樊蛮了,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那个同学对老师说话没有礼貌,真是樊蛮之辈。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都非常粗鲁无礼,简直就是个樊蛮的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