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照烛

拼音:zhào zhú

注音:ㄓㄠˋ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照耀;照亮;照见。《后汉书·蔡邕传论》:“当 伯喈 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倖全人哉?”《梁书·诸夷传·林邑》:“送此五僧至寺,见像嘘欷涕泣,像便放光,照烛殿宇。”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 河 水自 河南 陕州 至 江 南之 宿迁 ,千有餘里,清可照烛鬚眉者,凡月餘日。”

基本含义
用蜡烛照亮,比喻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
详细解释
照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照”表示照亮,照明,而“烛”则表示蜡烛。成语的基本含义是用蜡烛照亮,比喻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它常用来形容通过调查、分析或审查等手段揭露事物真相,使之不再隐藏或掩盖。照烛一词强调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不被欺骗或迷惑。
使用场景
照烛一词常用于描述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本质的情况,适用于各种场合。可以用于讨论社会问题,如揭露腐败行为、揭发骗局等。也可以用于个人生活中,比如揭露别人的谎言、发现隐藏的问题等。此外,照烛也可以用来指导学习和研究,鼓励人们在学术和科学领域中寻求真相。
故事起源
照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晏子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一天,晏子被齐国君王派去调查一个重要事件。晏子在调查期间,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但无法确定真相。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晚上,他在房间里放了几盏灯,然后点燃了蜡烛,让蜡烛的光线照亮整个房间。第二天,他发现蜡烛的光线照亮了地面上的一些脚印,从而揭示了真相。后来,人们用“照烛”来比喻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
成语结构
照烛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照”是动词,表示照亮,而“烛”是名词,表示蜡烛。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用蜡烛照亮。
例句
1. 他通过调查,照烛揭开了这个案件的真相。2. 这篇文章照烛了这个社会问题的本质。3. 她的发现照烛了这个历史事件的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照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手持蜡烛,将其点燃并用它照亮周围的环境。通过这个形象,可以联想到“照烛”的含义,即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照烛”相关的成语,如“照本宣科”、“照样画葫芦”等。这些成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手电筒照烛找到了丢失的玩具。2. 初中生:老师通过实验照烛揭示了科学原理。3. 高中生:他在研究中照烛发现了新的发现。4. 大学生:通过照烛,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5. 成年人:揭露腐败行为需要勇气和照烛的精神。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