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瞽宗

拼音:gǔ zōng

注音:ㄍㄨˇ ㄗ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殷 学校名。后借指最高学府。《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礼记·明堂位》:“瞽宗, 殷 学也;頖宫, 周 学也。”《陈书·沉不害传》:“成均自斯坠业,瞽宗於是不脩。” 清 赵翼 《读王予中先生<白田存稿>敬书于后》诗:“生膺蒲轮徵,殁入瞽宗祀。” 章炳麟 《检论·争教》:“且夫 辽 氏以降,其在边皆习彀骑,以武怒击杀为故,而不事文教,其卒犹北面於瞽宗之序。”

基本含义
指盲人的职业,也用来比喻没有眼力的人。
详细解释
瞽宗是由“瞽”和“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瞽指盲人,宗指职业或专业。瞽宗原指盲人的职业,后来也用来比喻没有眼力的人,即指缺乏洞察力、见识或判断力的人。
使用场景
瞽宗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对事物认识不清楚、见识狭窄、判断力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了解甚少,或者对一个问题的看法非常片面。
故事起源
瞽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盲人,他自称是瞽宗,专门给人算命。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年轻人,年轻人对他说:“我有一只鸟,你能给我算算它的寿命吗?”瞽宗摸了摸鸟,然后告诉年轻人说:“这只鸟只能活三天。”年轻人听后大笑,他告诉瞽宗:“这只鸟已经被我养了三年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瞽宗虽然自称是个专家,但他对事物的认识却是非常片面的,他没有眼睛,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因此他的判断也是错误的。
成语结构
瞽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瞽”是名词,表示盲人;“宗”是动词,表示从事、专门从事。
例句
1. 他是个瞽宗,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2. 这个人自称是专家,但实际上是个瞽宗。
记忆技巧
记忆瞽宗这个成语可以使用联想法。可以想象一个盲人在摸索前行,却无法看清周围的世界,从而引申出对于事物认识不清楚、见识狭窄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你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常用的成语包括“一马当先”、“画蛇添足”等。通过学习成语,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个瞽宗,但他的画画技术却很好。2. 初中生:这个人自称是专家,但实际上是个瞽宗,他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3. 高中生:那个政治家在国际事务上表现出了瞽宗的一面,完全没有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