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丐闲

拼音:gài xián

注音:ㄍㄞˋ ㄒ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请求辞官家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楼攻媿 既参大政,屡欲丐閒。”《金史·夹谷清臣传》:“寻上表丐閒,不许。”
(2).犹言不用。 宋 范成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自嘲》之二:“笔牀久已均伏,药鼎何时丐閒?”

基本含义
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无着的状态。
详细解释
丐闲是由“丐”和“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丐”指的是古代乞丐,表示贫穷、无家可归的状态;“闲”指的是没有工作、没有事情可做的状态。两者结合在一起,表示生活贫困、生活无着的状态。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生活困顿、无家可归、无事可做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贫困、萧条的景象。
故事起源
成语“丐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杜甫的诗人,他的家境贫寒,常常四处流浪,生活无着。他在一次流浪途中,路过一个贫穷的村庄,看到村中的人们生活困顿、无家可归,于是写下了一首诗:“丐闲无定居,人世苦无依。风雨过空舍,春寒度破衣。”这首诗后来被人们引用,成为了形容贫困、无家可归的状态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丐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生活丐闲,无家可归,每天只能四处流浪。2. 这个村庄的景象真是丐闲,几乎没有人家有固定的工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丐闲”这个词语与贫困、无家可归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印象。可以想象一个乞丐在街头闲逛,无家可归的样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贫困、无家可归相关的成语,如“衣食不周”、“无家可归”等,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家很穷,生活丐闲,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初中生:这个地方的景象真是丐闲,几乎没有人家有固定的工作。高中生:他因为家庭困难,过着丐闲的生活,但他从不放弃努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