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打抱不平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dǎ bào bù píng ㄉㄚˇ ㄅㄠˋ ㄅㄨˋ ㄆㄧㄥˊ

打抱不平 

◎ 打抱不平 dǎ bàobùpíng

[help victims of injustice;defend sb. against an injustice;right wrongs and defend innocence] 遇到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抱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红楼梦》

基本含义
主动为别人解决不公平的事情,为弱者发声,替他们讨回公道。
详细解释
打抱不平是指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出于正义感和同情心,主动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解决问题,为他们伸张正义和公道。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正义感、同情心和勇气,不忍看到他人受欺负或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主动站出来为他们发声,维护他们的权益。
故事起源
打抱不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聂政的政治家,他在齐国担任官职时,见到有人受到不公正对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受害者争取权益,替他们讨回公道。后来,聂政被提拔为齐国的宰相,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聂政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形成了“打抱不平”的成语。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打”、“抱”、“不”、“平”。
例句
1. 他总是对欺负弱者的行为感到愤怒,因此经常打抱不平。2. 她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见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忍不住打抱不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打抱不平”成语和聂政的故事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起源。想象自己是聂政,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弱者发声,为他们讨回公道。
延伸学习
学习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聂政的故事,了解他为人正直、勇敢的品质,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弟弟被同学欺负,就会打抱不平,帮他解决问题。2. 初中生:班上有同学被老师误解,我会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解释清楚事情的真相。3. 高中生:我很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如果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一定会打抱不平,为受害者争取权益。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