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悬痈

拼音:xuán yōng

注音:ㄒㄨㄢˊ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悬雍 ”。1.小舌。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方闭息时,常卷舌而上,以舐悬痈,虽不能到,而意到焉,久则能也。”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时余悬雍(俗呼小舌)间生一小疮,两月餘不愈。”
(2).中医病名。一生于会阴处,又名骑马痈。一生于腭上,为初生小儿之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悬痈》:“悬痈,生会阴穴。”注:“此证一名骑马痈。”《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悬痈》:“腭上肿起,号悬痈。”注:“凡喉里上腭肿起如芦籜盛水状者名曰悬痈。”
(3).以形容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英文翻译

1.{中医}

基本含义
指痈疽在皮肤上悬挂不下,形容问题或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详细解释
悬痈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问题或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状态。痈疽是一种皮肤炎症,如果痈疽无法破溃排出,就会悬挂在皮肤上,造成痛苦和不适。悬痈用于比喻人们面临的问题或矛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一直困扰着人们。
使用场景
悬痈常用于形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存在的长期问题或矛盾。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某个困扰人们的难题一直存在。
故事起源
悬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贾谊传》中,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贾谊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向汉灵帝进言,希望灵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但是灵帝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导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贾谊为了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愤怒,用悬痈来形容这个问题。
成语结构
悬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悬”是动词,意为“悬挂”;“痈”是名词,意为“痈疽”。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问题或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例句
1. 这个社会问题已经存在了很久,真是一个悬痈。2. 这个困扰我们的难题已经悬痈多年了,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可以将“悬痈”想象成一个问题或矛盾悬挂在你的脑海中,长时间不解决,像一个痈疽一样困扰你。通过将图像与词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悬痈相关的成语,如“痈病深重”、“痈疽之患”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电视坏了好久,已经成了一个悬痈。2. 初中生:班级里的纷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已经变成了一个悬痈。3. 高中生:社会上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就像悬痈一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