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杜律

拼音:dù lǜ

注音:ㄉㄨˋ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 唐 杜甫 的律诗。《红楼梦》第四八回:“ 黛玉 方梳洗完了,只见 香菱 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 杜 律。”《红楼梦》第四八回:“ 香菱 又逼着换出 杜 律来,又央 黛玉 、 探春 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

基本含义
指阻止、制止、禁止。
详细解释
杜,阻止、制止的意思;律,禁止、规定的意思。杜律的基本含义是指阻止或制止某种行为或活动,禁止违反规定。
使用场景
杜律常用于正式场合,用来表示对某种违法或不当行为的禁止和制止。可以用于提醒他人遵守规定,也可以用于指责他人的违法行为。
故事起源
杜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左传》。据说,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派遣使者到楚国去慰问楚王。楚王非常高兴,就要宴请鲁国的使者。然而,鲁国的使者却拒绝了楚王的邀请,并解释说:“国君有律,不得私自宴请。”这个故事表达了鲁国使者坚守规定,不违反律法的精神。
成语结构
杜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1. 为了维护交通秩序,交警严格杜律,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2. 学校规定不准携带手机进入教室,老师要杜律,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杜律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警察拿着一把大锁,把一切违法行为都锁住,阻止和制止,这样就能记住杜律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比如杜门谢客、杜撰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杜律,不准在教室里吃零食。2. 初中生:学校规定不准迟到早退,要杜律,否则会受到处罚。3. 高中生:考试期间,学校严格杜律,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4. 大学生:校园内禁止吸烟,学生会成立了禁烟协会,希望能够杜律吸烟行为。5. 成年人:社会法律法规对各种违法行为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杜律才能维护社会秩序。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