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壮辞

拼音:zhuàng cí

注音:ㄓㄨㄤˋ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勇壮的言辞;夸饰的言辞。《魏书·董绍传》:“ 萧宝夤 反於 长安 也, 绍 上书求击之,云:‘臣当出瞎 巴 三千,生噉 蜀 子。’ 肃宗 谓黄门 徐紇 曰:‘此 巴 真瞎也?’ 紇 曰:‘此是 绍 之壮辞,云 巴 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

基本含义
指雄壮豪迈的辞章或辞令,形容词语或言辞气势宏伟、慷慨激昂。
详细解释
壮辞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辞章或辞令的气势雄壮、豪迈激昂。它通常用来形容文辞的雄浑、慷慨激昂,也可以用来形容演讲或文章的气势恢宏、表达的激情深厚。
使用场景
壮辞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场合下的辞章或辞令,如演讲、文章、诗歌等。它常常用于赞美、颂扬或表达豪情壮志的场合,也可以用于描述慷慨激昂的言辞或词句。
故事起源
壮辞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壮士》中,描述了一个壮士的英勇事迹。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辞章或辞令的雄壮、豪迈。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壮辞激情,让人深受感动。2.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壮辞,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3. 他的诗歌充满了壮辞豪气,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壮辞”与“雄壮”的发音相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大声高呼壮辞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辞章、辞令相关的成语,如“雄辩”、“豪言壮语”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于辞章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演讲用了很多壮辞,让人觉得很有力量。初中生:这首诗用了很多壮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高中生: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壮辞,使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感动。大学生:他的辞章里融入了许多壮辞,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