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蹉踏

拼音:cuō tà

注音:ㄘㄨㄛ ㄊ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蹉蹋 ”。搓揉;踩踏。《文选·马融<长笛赋>》“蹉纤根” 唐 李善 注:“言以足蹉蹋纤根。”

基本含义
指草木被人踩踏,比喻被人轻视、忽视、侮辱。
详细解释
蹉踏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被人轻视、忽视或侮辱的感受。它常常用于描述人的尊严、权益或努力被他人无视或践踏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公平待遇、不尊重或不公正行为的不满和不忿。
使用场景
蹉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不公平待遇或被忽视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的努力被别人轻视或忽视时,他可以使用蹉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社会不公正、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等情况。
故事起源
蹉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徐干传》。故事中,徐干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臣,他在面对权贵的压迫和践踏时,坚守原则,不屈不挠。后来,蹉踏这个成语就以徐干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象征,被人们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蹉踏这个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组成,形象地描述了被人轻视、忽视的情况。
例句
1. 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被领导蹉踏了。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尊重,而不是蹉踏。3. 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蹉踏我们的尊严和权益。
记忆技巧
记忆蹉踏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关联联想:将蹉踏与被人踩踏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联想,帮助记忆。
2. 创造故事
用蹉踏这个成语来编写一个故事,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蹉踏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尊重和公正有关的成语,例如“不公”、“轻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蹉踏我的努力,不给我表扬。2. 初中生:班级里有些同学总是蹉踏我,不让我参与活动。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很多蹉踏弱势群体的行为,我们应该积极改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