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竹帛

拼音:zhú bó

注音:ㄓㄨ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近义词

竹素、书本、书籍

英文翻译

1.bamboo tablets and textiles (both used as paper in ancient times); ancient books; bamboo slips and silk

基本含义
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详细解释
竹帛是古代中国的两种常见的书写材料,竹简是用竹子制成的薄片,帛是用蚕丝织成的细布。竹简和帛都是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因此,“竹帛”这个成语被用来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学问渊博或文化底蕴深厚。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竹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学问渊博,或者某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研究或文献的丰富。
故事起源
竹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书写方式。在古代,人们使用竹简和帛纸来记录文字和书写文献。竹简和帛纸都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因此,竹帛成为了古代书籍和文献的代表。后来,竹帛这个成语就引申为指代书籍和文献。
成语结构
竹帛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学识渊博,可以说是博览群书,真可谓是竹帛之士。2.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古代竹帛,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辉煌。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竹帛”这个成语与古代书籍和文献联系起来,想象竹简和帛纸上记录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书写方式、竹简和帛纸的制作方法,以及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传承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童话故事,它们就像是竹帛中的宝藏。2. 初中生:老师的知识真是丰富,他是我们学校的竹帛之士。3. 高中生: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古代的竹帛文献,对我研究历史很有帮助。4. 大学生:这个博物馆展示了许多古代的竹帛文献,非常有意思。5. 成人:他的学问渊博,可以说是博览群书,真可谓是竹帛之士。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