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高概

拼音:gāo gài

注音:ㄍㄠ ㄍ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崇高的节操。《三国志·蜀志·彭羕传》:“高概节行,守真不亏。”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臣闻五十知命,宗师之格言,六百辞满,通贤之高概。”
(2).指节操高尚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高概耻与闒茸为伍,清节羞入饕餮之贯。”
(3).远大的襟怀。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然高概远量,被褐怀玉,守静洁志,无欲於物。”

基本含义
高尚的品德和广阔的胸怀。
详细解释
高概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胸怀宽广。这个词语强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表示他有着崇高的品质和开阔的心胸。
使用场景
高概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有道德修养、人格高尚的人。它可以用来赞美那些有胸怀大志、心胸宽广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
故事起源
高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据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高概的大夫,他以宽厚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他的人格魅力和智慧深深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因此,人们将他的名字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胸怀宽广。
成语结构
高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高”表示高尚的意思,“概”表示胸怀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高概品德令人钦佩。2. 这位领导有着高概的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高概”与高山和广阔的大海联系起来进行记忆。高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而广阔的大海则象征着宽广的胸怀。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高概这个词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的内容。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高概相关的成语,如高尚、高风亮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高概的人,不说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高概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高概的品质,不轻易放弃。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高概的胸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