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在一个社会中,尽管食物消费中含有大量的高胆固醇及饱和脂肪,但长期以来,其因心脏病而致死的比例却很低,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法国悖论”。
法国悖论-提出
法国悖论,最早由一位名叫赛木耳·布莱尔的爱尔兰医生在1819年发表的一片学术论文所提出的。他指出,基于法国人的生活习惯及天气气候条件,法国患有心绞病痛的人数比例低于爱尔兰。这份超前的报告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89年,一档名为“60分钟事实杂志”的节目在美国播出了这一实验结果,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开始研究其原因。
法国悖论-原因
一种是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一个人是否有喝酒尤其是喝葡萄酒的习惯,除了个人爱好之外,往往还会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比如说,不喝酒的人群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贫穷而买不起酒。这一部分人的生活条件、医疗卫生保障可能都会比日常喝酒的人要差一些。这样,是生活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疾病以及死亡率的差异,而喝不喝酒和疾病发生率一样只是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另一种是喝不喝酒所伴随的生活方式。比如说,调查显示喝葡萄酒的效果不如喝白酒和啤酒“显著”,一般解释为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丹麦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则发现事情不一定如此:他们统计了超市中购买葡萄酒和啤酒的人同时购买的其它食物,发现总体来说,购买葡萄酒的人购买的蔬菜、水果、低脂食物等”健康饮食”的比例要高于购买啤酒的人。也就是说,喝葡萄酒的人摄入的蔬菜水果比喝啤酒的人多,而蔬菜水果则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对于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法国悖论-论点
“法国悖论”的论点是法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肌健康,但是,法国人患心肌病的几率却非常的低。
基于美国农业部2002年的统计结果,法国人每天比美国人多吃32g的脂肪,4倍的黄油,60%的奶酪和3倍的猪肉。神奇的是,比较两国因冠心病导致的死亡率,法国仅有十万分之83,而美国则高达十万分之230,近乎法国的4倍。
而且,法国人比美国人瘦,尽管法国人的会胖及朝中比例不断增加,也只有美国人的一半左右。研究指出,法国人日常饮食的红酒中的一些成分起到了保护心脏的作用,这一消息通过“60分钟时事新闻”播出以后,引起了美国人抢购红酒的空前高潮。
法国悖论-结论
科学家们在不同地方做了调查:记录某地居民中的的平均饮酒量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由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这样的调查往往涉及几万甚至更多的人,时间长达一二十年。
如果把科学文献中做过的这类调查汇总起来,总人数可能高达上百万。所有这些调查的结果相当地一致:与不喝酒的人相比,酗酒的人群中得心血管疾病和死于心脏病的比例都大大增加;但是“适度饮酒”的不仅比酗酒的人低,比完全不喝酒的人也要低;不仅葡萄酒,白酒、啤酒也都有类似的结论,而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的效果似乎更为明显。于是,“适度饮酒有助健康”就被媒体和酒商爆炒,在“科学研究表明”的旗帜之下,这个结论被反复传播,最后就深入人心了,许多本来不喜欢喝酒的人,也都每天喝上一点价格不菲的葡萄酒,来“软化血管,保护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