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注官

拼音:zhù guān

注音:ㄓㄨˋ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铨叙官职。《新唐书·裴遵庆传》:“﹝ 裴遵庆 ﹞以尚书右僕射復知选事,朝廷优其老,听就第注官,时以为荣。” 宋 司马光 《答薛虢州谢石月屏书》:“先辈注官甚便,想加慰喜,未期接侍,倍希珍厚。”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君自少已为太学生,宜其可以坐而注官。”
注出拟授官职。 明 焦竑 《玉堂丛话·铨选》:“文选司有写本承差十二人,皆势家豪户买纳者,日用厚费供司属宴饮,授选日则择地註官,公尽黜革之。”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职的人对待公务不负责任,敷衍塞责。
详细解释
注官一词来源于古代官员任职时需要注射痘苗。当时的官员往往以任命官职为名,却不履行实际职责,只是敷衍了事,因而形成了“注官”的含义。这个成语主要强调官员对待公务的不负责任态度,只是敷衍塞责。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形容那些只是形式上履行职责,却不真正尽责的官员、管理者或工作人员。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待工作、学习或其他事情敷衍塞责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注官”的故事记载并不多,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义上理解。古代的官员任职时需要进行痘苗注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然而,有些官员为了应付手续,只是随便注射一下,不真正履行职责,这种行为被形容为“注官”。
成语结构
成语“注官”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这个领导只是注官,对待工作漫不经心。2. 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注官,不重视员工的意见和需求。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注官”与“敷衍塞责”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官员只是随便注射痘苗,不负责任地对待公务,这样就能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敷衍塞责”、“敷衍了事”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只是注官,没有认真批改我们的作业。2. 初中生:班长只是注官,不负责地组织活动。3. 高中生:校长只是注官,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4. 大学生:教授只是注官,不重视学生的学术研究。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