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自取

拼音:zì qǔ

注音:ㄗㄧˋ ㄑ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自己招致。《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明 王守仁 《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2).谓自己取代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谓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自娶。《史记·伍子胥列传》:“ 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英文翻译

1.ask for; invite

基本含义
自己去拿,自找的结果。
详细解释
自取意为自己去拿,自找的结果。表示自己的行为或决定导致了不好的结果,自食其果。
使用场景
常用于告诫别人不要自作聪明,不要做出冒险或愚蠢的举动,否则将会自食其果。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一位大臣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而受到君王的宠爱。一天,君王听说了一种珍贵的草药,可以延年益寿,于是命令大臣去寻找这种草药。大臣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决定自己去寻找草药,而不告诉其他人。结果,大臣在寻找草药的过程中迷路了,最后饿死在荒野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自取灭亡。
成语结构
动词 + 动词
例句
1. 他自以为聪明,结果自取其辱。2. 如果你不听劝告,只能自取其祸。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自己去拿东西,结果拿到了一个陷阱,从而自食其果。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取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自相矛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自取了一个低分。2. 初中生:他没有好好复习,考试自取了失败。3. 高中生:他违反了交通规则,导致自己被罚款,真是自取其辱。4. 大学生:他不努力学习,自取了找不到好工作的结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