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役令

拼音:yì lìng

注音:ㄧˋ ㄌ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役使,驱遣。 清 龚自珍 《王仲瞿墓表铭》:“掌中雷者, 神寳君 説洞神下乘法,所谓役令之事,即以道家书论,亦其支流之不足詰者。”

基本含义
指被强迫或被命令去做某事,没有自主权。
详细解释
役令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役指服从,令指命令。役令的意思是被迫服从他人的命令,没有自主权。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在某种权威或压力下的无奈和无助。
使用场景
役令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被迫从事某项工作或行动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被上级命令做某事,或者被社会、家庭等压力迫使去做某事的情况。在职场、家庭、学校等各种场景中,都可以使用役令来表达被迫服从他人命令的感受。
故事起源
役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任儿传》中。传说晋朝时期,有一位叫任儿的人,他非常聪明能干,但是却被迫从事低级的劳动工作。他被役使着去挑水、劈柴等琐碎的工作,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后来,人们用“役令”来形容被迫从事低级工作、没有自主权的情况。
成语结构
Subject + 被迫 + Verb + Object
例句
1. 他被役令去清理办公室,没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工作。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努力,你不能被役令,而是要主动去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役令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被迫穿着便衣去打仗,表达被迫服从他人命令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役令相关的成语,如役使、令人作呕等,可以帮助加深对役令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被老师役令去打扫教室,没有时间玩耍。2. 初中生:他被家长役令去学习,没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3. 高中生:学生会役令我去组织一场校园活动,我感到压力很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