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舞之鹤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bù wǔ zhī hè ㄅㄨˋ ㄨˇ ㄓㄧ ㄏㄜˋ

不舞之鹤(不舞之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昔 羊叔子 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费禕祉 ﹞方宰 淄 时, 松 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駑钝不才,竟以不舞之鹤为 羊公 辱。”

基本含义
指不擅长舞蹈的鹤,比喻不具备某种特定的才能或技能。
详细解释
成语“不舞之鹤”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不舞”、“之”和“鹤”。其中,“不舞”指不会跳舞;“之”是连词,表示所属关系;“鹤”指白鹤。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会跳舞的白鹤。白鹤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鸟类,而跳舞则需要灵活的身体和协调的动作。因此,“不舞之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不具备某种特定的才能或技能。
使用场景
成语“不舞之鹤”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不擅长,或者指某人缺乏某种特定的才能。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不足之处或不合适的角色。
故事起源
成语“不舞之鹤”最早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小说中,贾府的宝玉在与林黛玉交流时使用了这个成语,形容自己不擅长跳舞。后来,这个成语流传开来,成为常用的表达方式。
成语结构
主语+不舞+之+鹤
例句
1. 他虽然是个音乐家,但在绘画方面却是个不舞之鹤。2. 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是个数学天才,但英语方面却是个不舞之鹤。
记忆技巧
将成语“不舞之鹤”与形容不具备某种特定才能或技能的人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一只白鹤在跳舞时笨拙的样子来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画画方面是个不舞之鹤。2. 初中生:虽然他是个体育健将,但在音乐方面却是个不舞之鹤。3. 高中生:他是个天才数学家,但在写作方面却是个不舞之鹤。4. 大学生:虽然他是个优秀的程序员,但在社交方面却是个不舞之鹤。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