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榆塞

拼音:yú sāi

注音:ㄧㄩˊ ㄙㄞ

繁体:

基本解释

(1).《汉书·韩安国传》:“后 蒙恬 为 秦 侵胡,辟数千里,以 河 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 不敢饮马於 河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唐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边烽警榆塞,侠客度 桑乾 。” 清 赵翼 《树海歌》:“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 邓林 詎足亚。”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
(2).指 山海关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出 榆塞 而草黄,坠犂天而云黑。” 清 顾炎武 《永平》诗:“ 榆塞 晚花重发后, 滦河 秋雁独飞初。”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村》词:“无情野火,趁西风烧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来冰雪里,冷入鬢丝吹老。”参见“ 榆关 ”。

基本含义
形容心理困扰,无法释怀。
详细解释
榆塞原指榆木树的中空,比喻内心空虚,无法得到满足。后来引申为心理困扰,无法释怀的状态。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心理困扰,无法释怀的情况。可以用于表达个人情感、痛苦、困惑等。
故事起源
榆塞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年》中,原文是“心有榆塞”。榆木树的中空无法被填满,因此引申为心理困扰的状态。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因为失恋一直心有榆塞,难以走出来。2. 她的工作遇到了困难,整天心里榆塞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榆木树的中空形象与心理困扰的状态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榆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以及其他与心理困扰相关的成语,如“心事重重”、“忧心忡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心里榆塞的。初中生:他的朋友不理他了,他一直心有榆塞。高中生:我没有被录取,心情榆塞,不知道该怎么办。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