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陈独秀

拼音:chén dú xiù

注音:ㄔㄣˊ ㄉㄨˊ ㄒ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过分自负,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详细解释
陈独秀是指陈独秀先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政治上有着自己的见解,但他常常过分自信,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负,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团队合作或者工作中,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过于自信和固执。
故事起源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党的早期领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也因为过分自信和固执而引起了争议。这个成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成语结构
陈独秀是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总是陈独秀,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2. 她的陈独秀性格导致了她在团队中的孤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陈独秀先生过于自信和固执的性格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陈独秀先生的历史和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陈独秀性格导致他在班级中没有朋友。2. 初中生:老师告诉他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是陈独秀。3. 高中生:她的陈独秀性格让她在团队合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4. 大学生:他在项目中不愿听取他人的建议,总是陈独秀。5. 成年人:他的陈独秀性格让他在职场中难以融入团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