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坐班族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坐班族”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坐着上班的一族。它的覆盖面很广,譬如教师、编辑、IT人员等等都是经常坐着办公的人群。“坐班族”有一种通病——颈肩酸痛、肩周炎、腰肌劳损、下肢麻木浮肿、全身乏力等。归根结底这都是经常坐着上班、缺乏锻炼造成的不良后果。

详细解释


 坐班族-现象

坐班一族独享“冬暖夏凉”、“足不出户”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这份令众人羡慕的职业却极其容易“从头到脚”滋生出病来。

一份调查显示,至少18种病症在坐班一族身上出现:除了过去的腰酸背痛的几种“老症状”之外,血液黏稠、脂肪肝、坐班疮、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性需求下降等5种新症状正成为潜在杀手,吞噬着坐班一族的身心健康。其中,更有35.58%的受访者认为新症中“血液黏稠”在坐班族中最容易出现。

南方某知名报纸公布了一份对坐班族的调查数据,其中:17%的受访者有腰酸现象,15.51%的受访者出现颈麻症状,出现肥胖、腰痛的症状分别占了5.96%和5.58%。

有806人参加的调查表明,血液黏稠、脂肪肝、坐班疮、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性需求下降等5种病症在很多坐班族身上出现,前两种病症分别占受访者的35.58%、14.98%,后三种病症也分别占到13.86%、13.86%和10.86%。

坐班族-声音

坐班族看似工作轻松,但是每天从早晨挤地铁到工作中的强脑力的活动,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劳累,但每天劳动超12小时,一样觉得很辛苦。在学校上班,守着操场也没时间锻炼。很多时候,健康就是一种习惯,当你以坐班成为工作习惯的时候。不爱动也成了你的健康习惯。

坐班族-对策

空抓:双手在空中反复抓捏,不仅能使手灵活,而且能改善上半身的血液循环,还可祛肩部酸痛、颈椎病和偏头痛,尤以对肩周炎的效果更为明显。

梳头:用木梳从前额至头顶部向后部梳刷,逐渐加快。梳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皮肤。这样可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和头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疲劳、强身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效果,对脑力劳动者尤为重要。

练眼:用眼工作时每隔半小时,远望窗外1分钟,再以紧眨双眼数次的方式休息片刻,也可作转动眼珠运动。这样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踮脚尖: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因为,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摇头晃脑:而颈部由颈椎关节、血管、肌肉韧带等组成,摇头晃脑可使这些组织得到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脑部的供血,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颈动脉血管积沉的可能,从而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中风及颈椎病的发生。

咬牙切齿: “咬牙切齿”可以拉动头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清醒大脑、增强记忆的功效。

基本含义
指在办公室、公司等固定地点工作的上班族,通常工作时间较长,缺乏运动和休息。
详细解释
坐班族是指那些每天在办公室或公司里坐班工作的人。这些人的工作时间通常较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缺乏运动和休息。坐班族的工作强度较大,常常需要加班,导致身体疲劳和压力增加。
使用场景
坐班族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现代都市中的白领阶层。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每天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特别是那些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和休息的人群。
故事起源
坐班族这个词语源自现代社会的工作环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办公室工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坐班族群体。
成语结构
坐班族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坐”表示坐着,表示工作时长时间坐着;“班”表示班级、职业,表示这些人是在办公室工作的;“族”表示一群人,表示坐班族是一个群体。
例句
1. 他是一名坐班族,每天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都在办公室工作。2. 坐班族的生活很规律,但也容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记忆坐班族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办公室坐着工作的场景,或者与身边的上班族朋友交流,加深对这个词语的印象。
延伸学习
如果对坐班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工作环境、职业健康等知识。也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上班族”、“打工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坐班族,每天上班都可以坐在舒服的办公椅上。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名坐班族,工作很辛苦,但也很稳定。3. 高中生:将来我想成为一名坐班族,可以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收入。4. 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我希望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坐班族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推荐词语